遗传要素(10%):
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,患病概率越高。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,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。
生化要素(25%):
儿茶酚胺假说: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-羟色胺(5-HT)和去甲肾上腺素(NE)的浓度下降有关;由于很多抗抑郁剂,如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)或者选择性5-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)等使用后,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,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,因此又有了5-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(超敏)的假说。
心理-社会要素(25%):
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,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(和)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,导致抑郁症的产生。迄今为止,抑郁症病根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,也无较好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, 概括的说是生物、心理、社会(文化)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【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】
有一定的心理社会要素作诱因,慢性起病,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神经症表现,工作,交际,生活能力受影响较轻,有求治欲望,人格完整,病程持续2年以上是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,以下10项内容可作为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参考:
1、病前有抑郁性格;
2、有精神要素引起;
3、精神运动性抑制不较好;
4、无体重减轻,厌食等生物学表现;
5、心境抑郁为主要表现;
6、伴有焦虑表现;
7、无严重的自责;
8、无妄想,幻觉等精神病性表现;
9、有主动治疗要求;
10、以往没有病发间歇。